2015 / 7 / 3

為什麼聊天不會讓人想睡,演講卻使人昏昏欲睡?

 

作者:成功大學附設醫院 骨科部 鍾玉軒 醫師

 

 

01_innovarad_chungyh_SPEAK_20150628_0874

 

 

小學的時候,小弟我的成績還算可以,又很多話,所以在推選演講比賽的代表的時候被推了出去。到現在對演講的印象始終停留在字正腔圓的親愛的老師同學大家好,實在也不太懂這樣的講話方式到底好不好,不過,可以確定的是,我平常絕對不會這樣講話。

 

 

好的演講是什麼?

 

這次的課程還是由蔡校長打頭陣,根據我上次上《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》的經驗,一定是在這時候,就要打起精神進入備戰狀態。果不其然,第一堂課就深入淺出的介紹了,怎樣叫做一場好的演講。

 

校長的示範演講中提到,原來許多大國的領導者,都是五十歲以下的壯年人,而不像台灣都是超過六十歲以上的「長者」,我到現在還是非常的訝異,甚至有種想要大喊「讓專業的來,我年輕」而去從政的衝動。以獨特的觀點切入,發人省思,引起行動的改變,這就叫做一場好的演講。

 

 

會講、也會教,是怎樣的場景?

 

接著上陣的楊斯棓醫師,他肯定之前不認識我,不過我認識他很久了 XD,從 TEDxTaipei 就注意到這一位非常特立獨行的醫師,整場演講國台語交錯,俗語、妙語信手捻來,除此之外要傳達的反核理念與中心思考,一樣清晰的不得了。

 

對楊醫師的印象,是一個很會講的人,來上課才知道,楊醫師也很會教!

 

對於一群自視甚高、有老有少的高知識份子,楊醫師一樣有辦法,讓大家搶著舉手回答問題,就像是一群五歲的小朋友。也為了讓大家記住這些重點,發明了一句句的金句,讓大家課後可以自己慢慢領悟體會。

 

 

如果這堂課只有這樣,就不是新思惟了。

 

這堂課還包括了每個人三分鐘的演講,全場 28 位同學跟兩位導師的即席回饋!小弟在自己的場子做簡報後,都希望能得到一些回饋,可是詢問觀眾之後,得到的,多半都是「我覺得很好啊」這種無法給我成長的答案,我也因此遇到了瓶頸,希望藉由這次的機會能得到一些具啟發性的的意見。

 

這一次我選擇了我幾年前做過的題目,當時收到的反應相當好,可是這一次被認為沒有什麼爆點。當下收到這樣的評論,心裡其實很不服氣,但是靜下心來想一想,反而覺得,我早就掉進黑洞裡卻不自知。

 

我自己的作法就是字正腔圓的「親愛的,老師、同學,大家好!」只顧著自己講,而沒有想到能給聽眾,帶來什麼樣的刺激,再花俏的手法也掩蓋不了沒有料的事實。回歸到演講的本質,主角永遠是聽眾,不應該是講者。(橙編按:其實玉軒的演講,料很多,是我聽過整理賈伯斯故事最清楚的演講,玉軒缺少的是「出其不意」,實際的改進方向,現場已與玉軒分享。)

 

我想我現在知道,為什麼對相同的對象,聊天不會讓人想睡,演講卻使人昏昏欲睡了,正如楊士比亞說的:「要用觀眾 __________ 語言,講他們 _________ 的事!」

 

 

最新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