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 / 4 / 15

找到熱情,未來有驕傲的成長。

 

作者:台大醫院 新竹分院 心臟內科 廖哲偉 醫師

 

 

SPEAK_20160410_1092

 

 

從小就害怕上台演講

 

在心得的一開始,就必須要為自己的拖磨向第一組的組員們謝個罪,以我交心得的時間點來看,我想們這一組應該是無法贏得斯棓老師提供的書了(別打我)。

 

(橙編按:其實有耶 XD 您在時間內完成。也恭喜第一組全體組員!)

 

站在眾(三人以上謂之眾)人的面前說話是我與生俱來的罩門。不知道是對人群的恐懼還是沒有理由的膽小,不論是站上講台說話,或是單純的舉手起立問答,一概敬謝不敏。

 

猶記得國小高年級班導師,為了增加大家課堂的參與及訓練說話,不管說的內容好壞,以記點獎勵的方式,鼓勵舉手問答。明明只需要將手舉起來,把嘴打開,說出腦中想出的任何東西就可以達成的簡單任務,但每次我有想要開口的念頭,嘗試要舉手時,腦中就開始泛白,心底發出一股透體涼意,手腳痠軟,在座位上磨磨蹭蹭許久舉不起手來。

 

 

站在台上就會控制不住的發抖

 

反正我們的初級教育本來就不著重表達自己的意見,也就這麼和自己「上台的恐懼」一直相安無事。但陸陸續續還是有些上台的經歷,印象最深的,是高中時候物理老師試著分配課本章節,給班上同學上台相互教學。自己分配到的內容是什麼已全然不記得,但那節課自己站在台上,止不住雙腳打顫、雙唇哆嗦的一個字也發不出來的那番情景,猶然歷歷在目。

 

慢慢的,因為學業、工作需要,上台的機會也愈來愈多,經驗累積之下,自己逐漸能抑制身體的反應,也漸漸可以完整表達出自己的意思,國內、國際學會上也有了些上台的經歷,但是離能在台上自在的表達,甚至完成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場演說,我知道,還差十萬八千里。

 

 

想要讓自己能講出令人驚豔的演說

 

想上新思惟的這堂課已經想了許久,但一想到不但要上台,還要跟許多來自各方的好手一同上台 PK 就打退堂鼓,加上時間配合不上,錯過一次又一次的機會。直到今年初看到新的一梯課程開放報名,不知道哪兒借來的勇氣,想都不想卡就刷了下去。

 

心想還有三個月,總會想出一個可以拿得上檯面的演講內容。結果時間在上班下班、上班下班間眨眼就過了,隨著時間愈來愈近,空白的講稿和投影片愈來愈令人焦躁難安,甚至腦中還閃過一絲轉讓課程的念頭,但自己不斷告誡自己,已經得過且過了無數年,難到還要再這樣放任自己下去,失去難得到手可以讓自己大幅成長的機會嗎?

 

於是,兩個星期前認真研究講師及前輩們提供的寶貴準備建言,買了演講相關的書,利用通勤的時間讀完,三天前完成上台逐字稿,二天前完成投影片,上台前一天晚上練習到最後一刻,懷著忐忑不安的心來到課堂上。

 

 

準備許久,站在台上卻開始膽怯。

 

一上台,右腳就開始不聽使喚的抖了起來,不管自己如何想辦法放鬆自己的肌肉,如何告訴自己沉住氣,甚至開始嘗試放空自己,右腳還是不爭氣的從頭一直顫抖到講師評論完。為了拚命壓抑發顫的右腳已經耗費許多心力,已經無暇顧及自己要如何連結自己腦中的內容和嘴巴,只好很呆板的將練習過的內容硬生生擠出。

 

好在拼命抱著佛腳到最後一刻的練習發揮了作用,至少把想說的內容可以不用回頭看投影片的說完,達到自己設下的最低標準。

 

 

學員的回饋讓我更清楚自己的缺點

 

畢竟經驗還是太嫩,不但把口說逐字稿編寫的像作文一樣咬文嚼字,還欠缺將內容說的如同日常說話一樣的練習。因此也就不意外看到看到大部分同學們的評語「說話好像旁白」、「說話要再生動些」、「太字正腔圓」,甚至有同學很直白的說「好像小學生上台」。

 

看到這裡不由得笑了出來,先別說我根本沒有受有學過類似的上台訓練,自己從小最討厭的一件事,就是參加國語文朗讀、演講比賽那些同學裝模作樣、怪聲怪調的表演。結果自己一旦緊張到無法控制,明明說話咬字隨便的我,居然可以有如此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,還真是令人意想不到。

 

 

缺乏對演講內容的熱情

 

從兩位身經百戰、揚名國際、沙場老將的兩位講師身上學的到經驗值,不由分說自是爆表的多,但從各位同學身上學習到的,不論是好的令人稱羨的,還是自己明顯就可以看出不妥應該自我警惕的,也不遑多讓。從他們身上,我親身體驗到什麼才稱得上好,可以說入台下聽眾心裡的演說。這些演說當中洋溢著的,而我沒有的,那就是熱情,是台上人們對自己所說內容的熱情。

 

而熱情,反應著他們對所說的主題、對自己人生認真、投入的態度。

 

演講王張心理師別具心栽的觀點、陳醫師訴說的人生轉折、孫院長笑中帶淚的內心分享自不在話下,其他搏得講師聽眾們一致好評的演說,也有著不輸他們的活力。最感染人的,不是他們的演說內容有多重要、多新奇,或是多麼特別,而是他們言談舉止中所自然流露出,那份訴說他們有多喜愛自己的故事,多迫不及待想要分享給大家的那份心情。

 

他們言語中的那股熱情、活力,他們所表達出來的人生歷練,才是引人入勝最關鍵的地方。反觀自己缺乏感情的內容,回想起來真是連自己都不願再聽一遍。真慚愧,連自己都不想聽的演講,怎麼還有臉上台講給大家聽(講師頭上開始出現三條線……)。

 

 

未來的演講,我會這麼做……

 

演講大賽後斯棓老師教給我們的重點回顧,讓我想了很久。其中我寫不出自己演講內容的三個重點,讓我大受打擊 震憾。如果可以重來一次,我想我會這麼做。

 

首先我會砍掉一開始利用舉手帶動聽眾的嘗試,因為我發現臨陣磨槍、臨時起意的手法非但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,也沒有為各種不一樣的反應預設對應之策(我本來預想的是沒有人聽過「賦權化」,結果發現有人舉手,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接下去)而讓場面瞬間就冷了下去。

 

雖然,我一開始的發想是用兩次實際的國際醫療活動之間,迥然不同的內容作對比來突顯賦權化的概念,不過後來發現顯然不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,太過於著墨「自己的」故事也讓聽眾們無法進入演說內容中。

 

參考講師們的意見,既然主題訂在闡述「賦權化」這樣冷門的概念,應該要從更容易理解的例子著手,好比如果小孩作業不會寫,我們會一直幫自己的小孩寫作業?還是一步一步訓練他們能夠自己獨立完成功課的能力?如果是後者,那我們又如何讚賞這種代替他們寫作業的行為?在事前多作功課,和其他人聊聊用什麼樣的概念解說會更容易讓人理解,然後再代入自己的演說中,我想,這樣會更容易引起聽眾們的共鳴。

 

 

緊張卻又令人愉悅的一天

 

當然,同樣重要的課題之一,就是訓練自己不管講好講壞,都能夠在台上自然的說話的能力,不然再用心準備的內容,一旦「老師~~~各位同~~學~~,大~~~家~~~好~~~……」一切就前功盡棄。

 

謝謝蔡校長、謝謝斯棓老師、謝謝同堂上課的 28 位夥伴、謝謝新思惟團隊帶來這腎上腺滿載卻又令人愉悅的一天。謝謝。我會督促自己,讓我們下次再見面,自己能有驕傲的成長。

 

 

最新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