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 / 7 / 3

期待我未來的演講能讓聽眾獲得知識與樂趣

 

作者:成大醫院 神經部 宋碧姍 醫師

 

 

FB_SPEAK_20150628_2023

 

 

想知道演講中如何 hold 住全場

 

醫師養成過程中,其中一個訓練就是演講。小從晨會的病例報告,大到全醫院演講。從學生開始,就必須接受自己必須隨時隨地上台被檢視的命運。所以我們也常有機會,看各式各樣不同的人上台演講與報告,會不會就很會演講呢?不全然。

 

上台的時候最怕無法 hold 住全場的感覺。當發現底下的聽眾對內容不感興趣時,實在很難有熱情完成一場演講。因此,我一直很想知道,究竟我該如何 hold 住聽眾的眼光及耳朵。當學長推薦新思惟的演講課程時,除了報名費讓我稍微有點佇足不前,我還是想報名來接受一下「新」的洗禮。

 

 

看到講師的精采示範,讓我很想回家重新準備。

 

在準備三分鐘演講的過程中,我上網先看了 TED 的演講,再上網看了 Q&A,我想知道在自己的準備中,用我知道的技巧,可以準備到甚麼程度。

 

雖然事前覺得,自己這次的三分鐘演講跟之前的演講模式已經有所不同,但是當天看完楊大師及蔡校長的親身示範後,我其實很想大喊「可否讓我先回家再準備一次,再來演講」。

 

簡報呈現的不同,可以抓住聽眾的目光。如何將重點呈現在簡報上,透過字體的排列、顏色選擇、圖案設計,使得聽眾會將專注力集中在講者身上(我承認我有順便偷師簡報檔設計的念頭與想法)。

 

蔡校長的示範是一場精準的表演,示範如何將要表達給聽眾的「點」以口語、肢體加上簡報的呈現,犀利的傳達給聽眾,使得大家印象深刻。楊大師接著開始示範各式的演講技巧及互動方式,使得聽眾可以持續集中注意力在演講上,不至於冷場。

 

過去我對於演講,總是希望自己可以讓聽眾有「啊!今天的演講內容真豐富,我學到了很多。」的感覺。但是在課程後,我發現如果演講技巧不好,即使內容再豐富,聽眾聽不下去都是枉然。

 

 

事前了解聽眾組成,量身設計演講內容。

 

首先,必須先了解聽眾的組成,以聽眾聽得懂的語言演講。第二,決定自己的演講最後希望讓聽眾了解甚麼或是讓聽眾思考,將這些點設計到演講中。

 

第三,與聽眾的互動必須經過設計,而非臨場發揮,必須先預期聽眾的反應,再決定要如何設計互動的過程。第四,笑梗實在很重要,笑梗會讓聽眾有 refresh 的感覺,覺得自己有能力有體力可以繼續聽下去。第五,楊斯棓醫師說:「最好的準備演講時機,就是在一場演講之後。」

 

課後我重新省思了演講的內容、過程、語氣,錄影下來,看過錄影後再修正一次,果然跟第一次不太一樣。最後,練習到太流暢時,反而要注意演講的抑揚頓挫跟情感的表達。

 

 

期待未來的演講讓聽眾有收穫

 

這次的課程,我修正過去一些準備演講的方式。上完課後,我對於下次的演講隱然有種期待感。期待在下次的演講中,可以使用今日學到的技巧,使得聽眾對於自己的「表演」能得到知識,也能得到樂趣。

 

期待自己下次也能來場「豐富」的演講!

 

 

最新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