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台南新樓醫院 神經內科 謝鎮陽 醫師
相關連結:[快訊] 謝鎮陽醫師參加 TTST 2016,獲得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!
緣起:網路時代的醫療社群
我的博士畢業主論文,主要是圍繞著中風病人之「腎臟功能」與經「血栓溶解治療」預後的關聯性研究(一、二),這個研究主要是受到日本 National Cerebral and Cardiovascular Center 的 Kazunori Toyoda 與 Masatoshi Koga 兩位教授的啟發,日後我成了 Toyoda 教授研究論文的「粉絲」,甚至還針對他的文章寫過兩篇 letter to the editor(一、二)。
這過程,也讓我有幸成為 Lancet Neurology 的作者,雖然只是 letter 而已。與 Koga 教授,從 2012 年認識至今,透過我自發與其 Email 頻繁聯繫,我們甚至成為那種類似「忘年之交」學術研究的好朋友,不管是在中風治療或是醫療給付相關議題,他都是我請益的對象,有問必答。
把握每一個忽然降臨的機會
今年二月,到洛杉磯參加美國心臟學會與腦中風學會舉辦的 International Stroke Conference,第一次與 Toyoda 教授見面,我兒子說,我是這張照片裡肚子最大、頭髮最少的男人,大大激勵我要開始減肥 XD
遞名片時,Toyoda 教授告知,今年十一月,他們將在 Kobe 舉辦 13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rombolysis Thrombectomy and Acute Stroke Therapy (13th TTST),歡迎參加,而 abstract 繳交系統將在四月開放。
於是,回國後,我將博士時期一個尚未完成的研究,快速整理成一篇 abstract,四月時準時繳交,並告知 Toyoda 與 Koga 兩位教授自己有投稿;當時 Toyoda 教授立刻回覆 Email 似乎很開心,還說:「你可能是第一個投稿的人」。
不知道這份「情感連結」,是否是這篇論文變成 oral presentation,甚至得到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(YIA) 的主因,因為到了十一月份,神戶開會時遇見 Toyoda 教授,他還特別關切的詢問:「你有領到 YIA 的獎金嗎?」
專注經營社群,持續精進。
時代進步,個別領域分工越來越細,學術領域也一樣;例如我專精的:Neurology → Stroke therapy → Thrombolysis at the hyper-acute stage,在這個小小的領域中鑽研就會發現,主要 high impact paper 的作者都是固定幾位,到了 13th TTST 會場更發現,TTST 會議就是這些主要研究者們聚集組成的類似「新思惟之友」,固定兩年一次進行交流。
例如:Stroke Thrombolysis Trialists’ Collaboration 歐美日等先進國家有做 hyper acute thrombolysis 臨床試驗的人,就會在會議當中討論合作機會,甚至也分享 data、一起分析。
世界高手過招
會場的講者、座長、提問的聽眾,都來自各個不同國家,卻彼此相互認識,在場聆聽大家的交流應答,可以感受到這是一群思想、實力、水準都相當高的專家,彼此既是合作又是競爭,高手過招,相當精彩。
舉當天討論影響 thrombolysis outcome 的主要因素為例,大家針對解決之道,各別提出不同的觀點:
- Time to treatment:品質改善,持續減少 door-to-needle time(國人最恨的評鑑 XD);開發 mobile stroke unit(在救護車上做 brain CT)、telemedicine(到院前在救護車上打 rtPA)。
- Image-based selection(透各種 CT 或 MRI 的 modality,diffusion-perfusion mismatch)去篩選適合治療的病人,或是延長治療的 time window。
- 溶栓新藥開發、新的取栓儀器、設備、甚至是 sono thrombolysis;這需要機構、財團的財力支援。
- 其他可能會影響結果的 comorbidity,例如:我做 atrial fibrillation、chronic kidney disease,格局看起來跟 1-3 相比有點 low,但是只要有累積一些自己的病人資料就可以做,最適合我這種魯蛇,而且這類型的研究,在台灣比較不會牽動到資源分配或是科技競爭衝突,阻力最小。
國際學會社群之觀察與反思
長年關注蔡校長的部落格,以及多次參與新思惟的活動,十分認同「年輕醫師應該多往國際學會發展」的觀念!
- 大會網頁,invited speaker 幾乎沒有台灣人。大老長期壟斷資源分配,而這幾年,台灣檯面上這領域的中生代,被老一輩打壓多年,只想趕快接班,學術領域幾乎是成長有限,年輕醫師的機會即在此。
- 找到學術「產業鏈」中最適合自己的位置,每個人的發展目標,都必須與自身的能力資源相匹配,大戰略要先訂下來,然後是具體實踐之戰術制定。別人吃精華肉塊,我啃骨頭邊的肉屑也會飽啊!別人的都登 Stroke,我登 Cerebrovascular disease、Journal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,也是 SCI paper 啊!我的個性本來就不喜歡跟別人競爭,反而喜歡與別人合作,撿別人不愛做的事情做。
- 互補的學術同儕關係,我發覺目前自己學術合作的對象,不管是國內、國外,都是大約比我年長 10-15 歲的這個族群,他們擁有的資源與能力,以及看事情的冷靜、圓融、成熟,剛好可以彌補我的某些缺點。
- 我演講的主題「Atrial Fibrillation Modifies the Effec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on Outcome of Stroke Patients Potentially Eligible fo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」,坦白講是個先天不良(個案少、觀察性、冷門),是個靠研究設計與統計包裝的題目。若跟我後面的講者 William Whiteley 相比,簡直自慚形穢,他的這篇 abstract 寫成的文章「Risk of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with alteplase after acute ischaemic stroke: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an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meta-analysis.」,今年八月剛登在 Lancet Neurology 耶!
沒想到,會後與亞太中風會議前主席,來自澳洲的 Craig Anderson 通 email,他信上說「Congratulations on completing your PhD and for the nice presentations and ongoing fine research in your country. I hope you continue to be able to do more research and we might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work together.」
如同羅胖說的,這是個充滿機會的世界,每個人只要戰略正確,並持續提升自己的實力,應該最終都能擁有最適合自己的市場與一群客戶,也許哪一天,也能為自己開啟另一個更好的工作機會!
最新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