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 / 1 / 16

學習「與人 connection」的演講課

 

作者:長庚醫院 小兒科 樊乃嘉 醫師

 

 

SPEAK_20150111_1356

 

 

原是個「避免和聽眾互動」的講者

 

很感謝這次有上台三分鐘的機會,雖然說,上台講話對於醫學訓練出身的人而言,從來不是那麼青澀的事。但醫學訓練過程中,報 case、報 discussion,只要層次分明、邏輯貫穿,往往不會特別要求你多看看聽眾或是要跟聽眾互動,除非到最後,聽眾提問,這時再來與大家互動即可。偶爾才會來一、二次是要跟群眾衛教的機會,而這時,在我以前的經驗,我都會想辦法避開,不是我先幫大家做投影片,就是我永遠不會是主講者。

 

好的講者,絕對不會只有這樣就夠了。看過很多次 TED(網路或現場),也聽過許多場演講,明白自己在表達上,還有許多可以加強的地方,遂報名了這次上課。

 

 

好的表達把故事說得更加動人

 

上課前,同學陸陸續續把自己的投影片,丟入共同分享的 Dropbox 內,我有先看了幾位同學的投影片,並試著想像他們想說的故事。但到了現場親身聽到同學們的演說,我內心才明白:喔,原來他們想說的故事是這樣。所以,投影片本身只能講一部分的故事,好的表達才會把故事說得更加動人與有趣。

 

在我自己準備的過程中,當然在得知要每個人上台三分鐘後,就先想了想自己想要說什麼,並寫下來要說的重點,之後慢慢補齊自己要說的整句話,反覆說了幾次後,便開始計時三分鐘的練習,這時進一步讓語氣更通順、排除掉難念的字詞。這樣反覆的次數,當然不只有 10 次,只是心中一直想著的是讓人好懂,可以通順,實際練了幾次有時就沒那麼在意。另外,開始想投影片部分,要如何配合,因為我是講比較故事性的東西,所以,找相關的圖是我的重點,可惜,這次我這個部分做得不好。

 

 

每個人都是講者,也都是給予建議的人。

 

到了正式上課的那一天,聽蔡校長及楊醫師的開場,我覺得相當有趣,因為每個人都是講者、每個人也都是評論及給予建議的人。接下來,聽到不同同學分述著自己的故事,有些人的故事激勵著我、有些人的故事讓人感動,還有些人的故事會讓我對不熟的事有新的認識。

 

更重要的是,在這樣的場所,我們有機會可以跟平常不會碰面的人有所聯結,透過互動來建立進一步的關係。演講完,除了有校長及楊醫師的回饋,還有現場 29 位學員寫的回饋單,細細地讀著大家給予的回饋,我不禁想,這樣的機會真的不多,很有挑戰性。

 

自己這次上台,還有請另一位同學幫我錄影(謝謝她的幫忙)。人要面對自己總是有點困難,一拿到錄好的錄影,我剛開始還不敢看,但後來還是強迫自己去面對。看完之後,對照著大家給我的回饋,我相信自己還有許多可以進步的空間。包括肢體語言方面,也是另一個可以加強的部分。

 

 

學習與人 connection 而不只是 collection 的演講課

 

我想,這個課程中我最大的學習是:學習與人 connection、而不只是 collection;學習當個好的評論者,在評論中可以好好觀察別人,使自己更上層樓;學習了解聽眾及他們的需求;學習如何鋪個有趣的梗,讓自己的分享重點更容易打動人心。最後,我覺得最重要的是,還是要當個有料的人,不然,上述都不會發生。

 

 

最新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