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 醫師 下的所有文章

2015 / 9 / 11

學習從「更高層次」來設計專業演講

 

作者:耕莘醫院 內科 王誠一 醫師

 

 

SPEAK_20150906_0798

 

 

演講時和觀眾互動有恐懼感

 

對於演講,我一直認為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,面對人群,只能中規中矩地把內容講完,然後急急忙忙地下台,祈求聽眾不要問奇怪的問題,對於一些可以對聽眾自由自在發表想法,例如 TED 上看到各種國內外神人級的演講,除了歎為觀止外,也覺得是難以模仿的對象,但是隨著需要演講的場合越來越多,有種「再不解決這個問題不行」的感覺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5 / 9 / 11

期待我未來的演講更有穿透力

 

作者:馬偕醫院 蘇珮甄 醫師

 

 

SPEAK_20150906_0933

 

 

學到許多演講臨場反應的技巧

 

非常謝謝老師及各位同學的教導與指教,今天學到許多技巧及竅門。但其實如何應用及臨場反應,需要更多的練習才能熟練。

 

演講的要素有許多,例如一開始發問、請聽眾配合的小遊戲,來引起聽眾的動機和興趣;最強項的東西放前面強調,鋪陳由低到高。重要的是要常常把聽眾捲入,與聽眾互動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5 / 5 / 5

人生,就該浪費在美好的新思惟課程上!

 

作者:匿名

 

 

SPEAK_20150425_0193

 

 

好奇心會使小朋友們離家出走

 

一開始得知新思惟,其實是一串偶然。身邊同事當中有不少人 follow 校長的臉書,約莫有將近 1 年多的時間,眾人按讚或者提出評論,也都自動在我的臉書上出現,從一開始滑鼠捲軸迅速的略過,到後來有點好奇(好奇心不會殺死一隻貓,它殺死我 30 x N 的小朋友們,而且 N 在心甘情願地持續增加中)。

 

點開校長的個人簡介瀏覽一下,心想:喔!是一個很厲害的學長!也不覺得哪裡特別,所以每當臉書上出現「校長大人」發言,底下落落長的討論串我也都自動略過,除了對醫學現狀的針砭看完後大笑一場,從未細究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5 / 4 / 30

好的演說,不是天賦,也非偶然

 

作者:台大醫院 麻醉部 洪明輝 醫師

 

 

01_MingHui_Hung_20150425_1493

 

 

「若要演說十分鐘,我得準備一個星期;演說十五分鐘要準備三天;演說半小時則是花兩天準備就足夠;如果是演說一小時,現在就可以上場了。」

─ 某名人(不爆雷處理)

 

 

我搞砸了自己的三分鐘演講。

 

快輪到我登台的時候,發現自己開始心跳加速,雖不致於快到手抖的程度,然而胸口緊繃、喉頭僵硬。我上台了,腦子裡一片空白。

 

我原以為開頭熱場的電視劇(麻醉風暴)會是大家都熟悉的共同經驗,結果是我在自己圈子裡一廂情願的想法。場子冷了,也沒自覺到其實沒有切合主題,還一直執著地順著電視劇的主角,鋪陳自己工作的內容。

 

儘管我寫過逐字稿,然而說出來的話,還是像焦躁地自言自語的機關槍。結果是主題失焦,口語混淆不清。大概安排的笑梗沒有人懂,最後超過時間,草草的秀出最後希望能喚起觀念改變的結論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5 / 4 / 30

踏出舒適圈,享受新視野。

 

作者:臺大醫院 外科部 李柏慶 醫師

 

 

innovaradinc_PoChingLee_20150425_0807

 

 

手術空檔,搶下門票。

 

長期關注新思惟的各項活動,最想報名的是簡報相關課程,但礙於時間沒能參與。就在開課幾天前的手術空擋,有人釋放出了這個名額。眼見機不可失,沒想那麼多就報名了。結果要先交作業!還要準備三分鐘短講!

 

起初只是把之前準備過的簡報刪減些頁數,但看到同學精彩的 Dropbox 分享檔案後,趕緊改了自己的簡報。沒上過相關課程的我,憑著臨摹新思惟之友的成果,做出簡略的版本。

 

 

讓辛苦準備的內容更具穿透力

 

一切值得!課程中,連吃飯都捨不得。一直續杯咖啡,趕走值班後的瞌睡蟲,然後像個海綿一樣,努力吸收講者的畢生功力。原來專業的演講,也可以創造成一個熱絡活潑的討論環境。「知難行易,沒有一蹴可幾」;「有小變才有大變」。斯棓醫師用自身的經驗告訴我們,一切都還來得及。

 

拋棄過去成見,勇敢用上所有技巧,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位成功的演講者。面對過去的包袱,不管是長輩習慣的模式,或是自己以為的正式講演模式,在這堂課被徹底顛覆。一個好的包裝,可以讓自己辛苦準備的內容更具穿透力。

 

閱讀更多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