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林口長庚 家醫科 林彥安 醫師
開始上台演講的契機
大學時代的我,絕對無法想像我個人和演講會有什麼關係。縱使實習的一年間,需要兩個禮拜報一次 paper 的密集訓練,我仍舊視上台報告為畏途,能避則避,更別說在大庭廣眾之下,侃侃而談自己的理念與想法。
一切是從簡報開始,憑著視覺化相當有限的簡報,在我服役期間面對數百人部隊的中暑講座,得到了長官們的正面評價,首次嘗到了站上講台的光榮,和繼續嘗試的勇氣。
美好的新思惟學習體驗
接著在 PGY 的初期,我參加了蔡校長和勳哥的簡報課程,驚為天人。雖然課後作業都沒好好交,僅有一招半式可以運用。但隨著在各科間輪替,各個場合的 meeting、自介、衛教,甚至是來到新科別的迎新活動,越來越多人對我的上台表現,給予正面回饋。或許,這真的是一個新的機會。
我想,今後的專科訓練生涯,一定會不斷的對人群講話,若能進一步培訓上台演說的技巧,擁有充分的能力,就不再會視上台為畏途。不但更能善盡作為專科的本職學能,甚至能進一步享受上台表達的魅力。
報名楊斯棓醫師課程!
久仰大名楊斯棓醫師的課程,是錯過了多少次才又出現在眼前的機會。其中對楊醫師常說的「演講爛掉的 100 個理由」我特別有感,因為自己才剛在復興鄉的教堂裡被毀過兩次:一次是對方電腦掛掉,一次是在用餐時間。
所以,即使課程前一天就是勳哥的新課程,即使我看荷包快哭了,還是閉著眼睛給他報下去了。
3 分鐘,講一個能感動自己的真話。
報名了,既然要上台,又該說些什麼呢?限時三分鐘是一個難關,聽眾組成又是一個難關。最後,決定要說的是,「能感動自己的真話」。
當我決定要講模型的時候,其實是有意識的在冒險。而且還冒了兩次險:
- 這是一個少有人接觸的次文化,公開講出來,理解程度低,共鳴程度低。
- 以台灣社會現下的風氣,隨便公開自己的獨門興趣,還是鋼彈模型,稍一不慎被打成宅宅就萬劫不復了。
我要把這件事當做三種測驗:
- 探測:聽眾對這種話題的接受度到哪裡?
- 挑戰自己:有這麼確定的已知風險,我還能不能把這個題目講的好聽,讓人想聽?
- 練習介紹自己:如何將自己最有特色最有成績的地方,自信坦然的分享出來,「還要讓別人能懂」。
這是我一直想嘗試的事。以我的身分,要講醫學,要講醫學生生涯,這都是簡單很多的,但是既然要來,來是為了要進步,我希望挑有難度的做。(橙編按:你講得很好,也感動很多人,成功!)
模型與自我認同的危機
這個故事是在講,大學時期的模型創作生涯,確實發生了這樣的自我認同危機。是一個失去的故事:
「過去戮力所建立的一切成果,即將一去不復返而帶來恐懼與焦慮,經歷過否認、憤怒、討價還價、憂鬱、接受,最後在漫漫的摸索之中,以其他的形式,用更接近創作本質的原型設計,兼具了對艱困現實的妥協,再度找到自己的認同。」
可是時間有限,能傳達的非常有限,所以焦點還是放在作品風格的改變,與作品有趣有創意的一面,對於心路歷程的深度,相對輕描淡寫,有所割捨。
三分鐘演講準備過程
三分鐘果然是講不完,毫不意外的大砍投影片,體會到這真的是一個價值取捨的大戰,什麼可以捨棄,什麼是不能妥協的底線。
搬著電腦進浴室對著鏡子,試講了超過 20 次,用每一次的排練計時檢討,哪一張最拖時間、要怎麼構句才講的流暢、能用一句話講就不要分成三句話、能直接切重點就不要閒聊講引言,過去沒有一次上台是對每一句話都如此斤斤計較。
最後才在演講前一天,砍掉口說的心路歷程,終於少掉了超過的十秒。
演講的三個關鍵
楊醫師說,演講的三個關鍵是演講目標、關鍵器材,和身心狀態。後兩個部份的不足決定了當天的上台表現。
器材部分,我沒有先掌握麥克風的說話距離,與會場的音響效果,而只在小空間裡練習,沒有面對大空間的經驗,看來造成了不熟悉。
身心方面,我沒有先做讓身體放鬆的練習,沒有查覺身體的緊繃,就上了台,以及一直惦記講不完超時的壓力,而緊逼著說話的速度;以及其他長久以來台上表現的習慣:發音方式、說話速度、目光接觸、身體方向等等,從來沒有好好的修正過。足見在成為優秀講者的路上,還有很多需要做的。
收集回饋,讓之後的練習更有價值。
除了楊醫師,這些也都來自各位前輩同學們的紙上回饋,才得以察覺這些問題。這些寶貴的意見,值得將他們整理起來,每次上台前就拿出來提醒自己,讓今後每一次的練習,都有進步的價值。
最新活動